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
您所在的位置:
首页
黄道吉日
2017年黄道吉日
2017年01月黄道吉日
2017年01月成服吉日

2017年01月成服吉日

更新时间:2024-06-16 07:13:29

热门资讯
行花街--迎春节
行花街--迎春节花都区的行花街迎春节由来已久,不同属别人,而是属自己的特色。花都区行花街是在春节前七八天就开始,各大圩镇选一条街道专门卖花,一直卖到年卅晚收市。卖花者在这五、六天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指定的街道摆卖各种盆桔、花卉,形成花的世界。群众行花街,一是观赏各式各样的花卉和盆桔;二是选购心爱的盆桔、...
壮瑶风情醉游人
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清远市及全省唯一的壮区,又是过山瑶人主要集居地之一。壮乡瑶寨不但山美、水美、人也美;且壮、瑶两族人民热情好客,壮、瑶风情别具民族特色。壮族瑶族风情的主要内容有民族风情表演、天峰野宴和壮乡瑶寨风光。壮、瑶风情表演以歌舞展现壮族和过山瑶传统的民间艺术、风俗、婚俗等,具体项目:具有壮族...
南澳婚丧喜庆
婚姻旧时大多是以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为主,相亲为辅。定婚要付上聘金、首钸、衣服等。一般民家多是一夫一妻制,一夫多妻者多是富户;还有买卖婚姻、童养媳、等郎婚、换亲婚、表亲婚等等。入的婚姻,在南澳为数不少。民间婚庆,从订婚、结婚至回娘家,有一套复杂繁琐的礼仪,反映了旧时代男尊女卑的旧习俗。解放后,经过贯彻...
金平丁酒
生育民俗。有的地方称丁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,在潮汕农村中很为普遍,是村民们庆贺添丁祭祖的一种活动。过去潮州的宗法习俗,只有生下男孩,才算添丁。并且必须举行热闹非常的上灯活动。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,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家人就可以挑起一对大红灯挂在祠堂的灯架上,象征家中添了丁。在元宵灯节期间,每天晚上,...
德庆龙母诞
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为龙母生辰诞、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八为龙母得道诞。诞日前后,前来悦城龙母庙朝拜的各界人士,四时络绎不绝,人山人海,香火鼎盛,鞭炮不断。正诞日子时,鼓乐齐鸣,当地的信女虔诚地为龙母圣像梳洗沐浴,举行简朴而隆重的更衣仪式,各地的善男信女必备香烛供品,争相上香参拜,盛况空前。
饭钵山文化
县北10里双髻山峰的分脉有一果林场,其西北之饭钵山,发现有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:陶釜、陶瓮棺。填补了惠来古代历史的空白。遗址位于双舍山分脉的柳树溪东北。1982年12月普查组来到这里,采集到有纹饰的陶釜及夔纹陶瓮棺的残片,并有很多有纹饰的硬陶、软陶、几何纹片10多种。遗址之东是高山,西面对峙蔡店坑村...
徐闻丧葬习俗
建国前,城乡丧葬礼仪繁琐。其程序一般是:1为死者梳洗更衣。一般穿白棉布衣3套。2发讣告,通知亲族、戚友前来吊唁,送香烛、纸帛、挽联和钱物。3设灵堂,做斋事,请僧道念经超度。4尸体入殓。一般以黄、紫纸铺底,丝棉裹尸。5出殡。出殡前举行祭礼,孝子(长子)头戴麻冠,身穿孝服,腰系麻带和斧头大刀,...
必背寨行记
为探访粤北风情,我等3人驱车前往粤北山城韶关。市文联友人介绍乳源县瑶族山乡必背镇景美人更美,不妨走一趟。我们于是开始瑶寨之行。那天,阳光明媚,万里无云。我和阿黄、阿陈在副镇长老李的陪同下,到离镇6公里外的贤坑瑶寨搞摄影创作。步行山路途中,大家已是气喘吁吁、汗流浃背。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一晃而过。突然,...
源城节日传统风俗
民情习惯,风俗传统,各地有所不同。现将源城旧时每逢节期风俗习惯简介如下:春节:农历正月初一日,又称岁首日,交子时(晚上十一至十二点钟),上下城各家迎神团拜,老少同欢,燃放爆竹如雷震耳,四方灯火辉煌,火箭冲天。直至黎明则往来人等探亲访友,祝贺新春,络驿不绝。初旬期间尤多款客摆宴,属新嫁娘则日赴筵席四、...
榕城送神迎新
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诸路神仙上天过年的日子,因而在2二十三或二十四日,潮汕农村各地,纷纷杀牲蒸馃,为神饯行,这就是送神习俗。送神一俗,始于送灶神。灶神是谁?东汉许慎《五经异义》说颛顼有子曰黎,为祝融,火正也,祀以为灶神。可见灶神是人们所熟悉的火神祝融。为上古五祀之一。《礼记月令》孟夏之月云:其帝...